(截自網站http://thisisdaydream.com/)
茶裏王這次的「讚美金句」活動,是非常能引起上班族共鳴的企劃,我一看到,馬上就產出產出了2個GIF檔來玩,並且貼在同事的塗鴉牆上,相信開始宣傳之後的傳散效果也會不錯。
宣傳的廣告共有三支,分別是「小組討論」,然後「重要提案」,最後是「客戶服務」,剛好是代理商的生活型態,idea應該是代理商想的吧。不過,真正引起我好奇的是,這個網路活動是如何產出的?是一開始就先有完整的企劃了嗎?還是先有電視廣告,再發想網路的活動?
這幾支影片的前半,很像電視廣告會走的方式,和茶裏王最近幾次的廣告風格接近,獨立出來,看起來就像一支電視廣告,內容是上班族的主角做出了貢獻,卻沒有得到主管/客戶的讚許,所以,需要茶裏王的救贖-自我肯定。很有可能原本的素材只是電視廣告的idea,再發展出網路的讚美金句GIF活動,然後剪輯出現在看到的2分鐘版本廣告。
假如是這樣的話,那麼規劃網路活動的人真的很強,不只是整支廣告很順,不會讓人有硬剪的感覺,最棒的是,宣傳活動的同時,也讓消費者看了一次電視廣告,而不是另外再出一支網路活動的廣告,讓素材單一火力集中,最重要的是,媒體費只有一筆,卻同時間達到宣傳活動和產品廣告的效果。
今年前面還有一波廣告「辦公室的異想連續句」,還有搭配產品的包裝,不同產品上面各自有一句讓上班族心有戚戚焉的句子,像是「上班打卡,是用來證明,人可以跑的比時間快的,妳今天破紀錄了沒?」,對於每天要壓線趕打卡的員工就很有fu,像是「薪水是用來補給汗水和淚水的,你今天重生了沒?」,對每個覺得自己工作辛苦的人(誰不覺得?),都有共鳴。
- 茶裏王-辦公室的異想連續句: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channel/UCR-SNlEQ5l_EC3tHO-fWqFA
今年這兩波其實走的方向是相同的,目的是希望取得TA上班族的共鳴,重新回來塑造「茶裏王」的品牌,定位這就是屬於上班族的茶飲料,這也是一開始「茶裏王」上市時候的定位。
之前可能是因為茶裏王的產品線變的很廣,有一陣子的廣告,比較是各自產品打各自產品的,而且不知道是為了貼近上班族,還是怎麼著,廣告的素人感非常的重,廣告雖然都以辦公室為場景,但廣告的重點都是介紹產品為主,比較難有共鳴。
- 茶裏王-英式紅茶2011: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Temm0ExCZJ0 - 茶裏王-阿里山烏龍茶2012: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MNSEYoKyjrI
一直到去年,廣告的風格整個轉變(也許是羅導拍的關係),針對不同的TA,加入了一個主張進去,讓品牌變的比較有個性一些,出了「幾歲篇」、「討厭篇」、「家長會篇」系列的廣告。
雖然這時廣告已經帶著個性,但是產品的訴求還是扣的很緊,產品的核心價值是「回甘就像現泡」,RTB是「單細胞生茶萃取技術」,於是廣告溝通就從這個「單細胞」和新鮮人的「單純」做上連結,發展出這系列的廣告。
像是針對年輕人的「幾歲篇」,談剛入社會的年輕人不知世故的單純,「家長會篇」則是針對後青春期的大人,一轉眼發現孩子都已經這麼大了,但內心深處還是覺得,自己還是以前那個單純的自己,用讓人會心一笑的手法來爭取TA的認同感。
這兩支茶裏王的TA應該是設定在25-45歲的族群,因此當時的素材有把25-35和35-45歲的族群分開。
除此之外,不同的篇章,也個別帶了一支產品,並且帶到產品的訴求點,像是「幾歲篇」是兩支綠茶產品,「討厭篇」是英式紅茶,「家長會篇」是青心白毫(都是烏龍茶,所以廣告內容就是搞烏龍)。
- 茶裏王-幾歲篇(單純,正回甘):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WyGpU1H2eVA - 茶裏王-討厭篇(坦率,正回甘):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KIE5QUfklco - 茶裏王-家長會篇(青春,正回甘):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S2yiI40VXBM
去年這樣的轉變,可能是發現了,過去幾年都只在溝通產品,而只是把上班族當成背景,這樣的溝通方式,使得茶裏王的形象變得模糊,目標族群的上班族對於茶裏王的認同感降低,不再認為茶裏王是屬於上班族的茶飲料。
於是到了今年,更把產品在溝通中整個放掉,只針對茶裏王的品牌來進行溝通, 抓住年輕人希望被鼓勵的insight,只留下產品「回甘」的核心,去扣「讚美」那種甘甜的感覺,發展出這次「讚美金句」的網路活動。
這次的campaign,電視廣告(雖然還沒看到,假設前半會是電視廣告的素材),用年輕人希望被鼓勵的insight去爭取上班族群的認同,用「讚美金句」的網路活動,企圖在網路引起轉傳、討論,好玩、有趣,又不脫離核心要談的東西,個人認為這個企劃非常的棒,做的緊密而完整,相信可以達到想要品牌塑造的目的。
網路的廣告是前天才放上去的,接下來就看看活動會怎麼發酵吧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