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0月9日 星期日

不隨競品起舞打薪資戰-信義房屋5+5徵人專案


(圖片為廣告截圖,圖片來源:https://i.ytimg.com/vi/fCSL52htn8Y/maxresdefault.jpg)

零、前言


信義房屋這支廣告非常鬼打牆,一不小心就把整支廣告看完了,除了有大明星(蕭敬騰)加持,不斷的傻眼梗,讓人想一直看下去,而且主要訊息重覆了至少六次,想不記得都難。

房仲業是個陣亡率很高的業,需要有大量的年輕新血加入,甚至還需要拍攝廣告來招募人才,可見人力對於房仲業的重要性。

因此招募的競爭也很激烈,當信義房屋推出了月薪五萬六個月之後,永慶房屋推出比信義房屋更優渥的方案,保障月薪五萬九個月,今年更推出一系列非常年輕化的網路廣告,來博得年輕人青睞。

看到信義房屋的廣告,讓我們來回推一下信義房屋的策略是怎麼形成的。


一、現況剖析


環境現狀

1. 房仲業的陣亡率很高,每年需要大量的新血注入
2. 就業環境越來越差,大學畢業生領22k成為常態
3. 房仲業很辛苦,但因為是採獎金制度,領高薪的大有人在

信義房屋原方案

原本的方案為保障月薪五萬,六個月

保障月薪期間為六個月,可能是因為更短的期間,例如三個月,一方面工作者的穩定性還不,再加上要轉換工作的成本不高,三個月的空窗根本不需要向下一個招募者明,但是到了六個月就開始有一些轉換工作的成本出現,相信超過六個月之後的人才流失率,是相對於三個月是低的,因此用六個月的期間來綁住求職者。

競品-永慶房屋

喊出保障月薪五萬,九個月
推出名為「大人物搶著來面試的工作」,一系列搞笑的網路廣告:
1. 大人物搶著來面試的工作-福耳摩絲篇(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La_LERwGlcM)




2. 大人物搶著來面試的工作-周心心篇(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0nTQl06zwUc)




3. 大人物搶著來面試的工作-紫威格格篇(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bn5B9yBTaes)




兩家主要的競爭房仲業者,人力的需求很大,碰到目前就業環境普遍低薪化的情況,用其相對優渥的薪資水準,來吸引年輕的新血加入。

但是,競爭者非常的積極,馬上延長月薪保證的年限,來吸引求職者, 而且今年還用年輕人喜歡的手法,拍了一系列有趣的廣告,大力的推廣永慶房屋方案的優勢-五萬月薪九個月,對於方案相對沒那麼優渥的信義房屋,相信對於人力的招募上有不小的影響。

二、信義房屋的挑戰


如何回應競品看起來更有保障的條件?

信義房屋的人力招募,碰到了競爭對手的挑戰,最簡單的回應方式,就是也同樣拉高月薪保障的期間(例如延長為一年),或是拉高保障月薪的水準(例如拉到六萬,六個月)

但是,前者可能延緩了新人進到「獎金制度」的期間,積極度降低,後者則會影響到更多平均薪資不如保障薪資的舊人,或是當保障結束後,增加了薪水適應的門檻(想想,當薪水從六萬,掉到靠獎平均四萬的心情,是不是比五萬掉到四萬更難受?),兩者都不利於人力的維持。當然,不管哪個方式,招募的成本都會增加不少,這就不用了。

因此,如何去回應永慶房屋的挑戰,不是那麼容易。接下來我們看信義房屋是如何回應的?


三、信義房屋的策略


原本保障月薪五萬六個月,再加一層保障,調整為:月薪五萬六個月,第一個月離職可以領五萬

還算聰明的應對方式,一方面增加了方案的吸引力,降低人才進入的門檻,另一方面成本增加有限,不跟著永慶房屋來玩薪資戰。

以下為一些邏輯的猜測:

1.成本增加有限
根據信義房屋過去招募的狀況可能是,第一個月就離職的人很少,即使喊出很優渥的離職條件,對於人力成本增加的有限

2.展現對這份工作的信心
薪資水準這麼好的工作,求職者可能會猜想工作是不是哪裡有問題,很辛苦或沒尊嚴,因此加碼一個離職的保證,展現出信義房屋對這份工作的信心,也讓求職者放心

3.降低求職者進入障礙
找工作的人會有個擔心是,假如這個工作不如預期的話,要再找工作的話,中間的空窗期沒有收入,會使經濟陷入困難,因此離職的保證金可以降低求職者的進入門檻

四、廣告


最後出現的,就是我們看到的這支廣告了。

信義房屋 X 蕭敬騰【5+5徵人專案】(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QO9ltDbQ64s)



我猜廣告的Brief可能就出現在廣告當中,廣告當中的客主管
「這專案很強,只講訊息就好,談情愛全部刪掉。」

所以看到這個廣告中,除了拍攝的片段,幾乎沒有其他多餘的劇情。

猜測和客中間討論的過程,也被放進去了,廣告中的一段是這樣的:
「第一個月離職再領五萬。」播出錄影的容這樣
「那不會很怪嗎?」有人問。
「第一個月離職再領五萬。」再播一次錄影的容。
「還是有點奇怪啊。」那個人繼續質疑,但是客主管的臉色越來越難看。
「不會,保證月薪五萬,第一個月離職再領五萬,沒有問題!」客窗口馬上跳出來,很有信心的表示,這一點都不奇怪,沒有問題的。

因此最後製作出這支,真實感重,又帶著真實趣味的廣告,願意被惡搞的客,其實也展現出可以被開玩笑的大方氣度,年輕人應該也會欣賞。

回推廣告的Brief如下:
1.訊息要清楚:把月薪五萬,第一個月離職再領五萬的訊息傳遞清楚
2.目標對象是年輕人:表達方式要是年輕人喜歡的手法
3.記憶度:幽默訴求,讓年輕人能一看就記得
4.代言人:請建議代言人,要年輕人喜歡,吸睛,以增加廣告被注意、被記得的效果



2016年10月3日 星期一

知道自己在約會:IKEA 約會的二三事廣告影片





主題是「來約會吧」,乍看之下不怎麼樣的題目,其實背後的邏輯扣的還蠻緊的,是支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廣告。

IKEA的傢俱價格不貴,又有點設計感,其實非常符合年輕人的需求和胃口,所以TA 是鎖定了年輕的族群。

其次,IKEA有一個非常大的特色是賣場的設計,賣場本身寬敞,擺設出各種不同設計的區塊,在裡面逛好像在很短時間內到了很多不同主題的區域去,其實非常的有趣味。而這樣逛來有趣的空間,是IKEA非常獨特之處,也形成了它賣場吸引人的優勢之一。

綜合了前面的兩點,所以你會發現,每次逛IKEA的時候,確實非常多的年輕情侶在裡面逛,而且賣場的設計讓人可以一直發現新東西的感覺,看起來也逛的很有樂趣。

因此,這樣形成了「來約會吧」的主題廣告,來告訴他的TA族群,來 IKEA約會吧,這是適合年輕人來的地方,有很多趣味的地方,可以營造兩人之間的情趣,來約會吧!

TA定的明確,瞭解賣場的優勢,手段清楚,這前段的策略很到位。

主題「來約會吧」出來了,接下來看的就是廣告的內容了。

這兩支廣告,一支「情侶篇」,一支「曖昧篇」。

「情侶篇」的部份是一對年輕的情侶,男生假裝掉了鑰匙,在IKEA 裡面找,找到女生都快生氣了,最後在沙發底下找到了戒指,才發現原來是男生求婚的橋段。其實這支廣告的目標,更把TA明確的鎖定在「新婚」,或有機會進到婚姻的情侶,選擇這個情境,我相信是非常有目的性的,因為通常新婚就會有新居,有新居的時候就會有大量的傢俱需求,而新婚的年輕人,有經濟的壓力,但又喜歡有點設計感的東西,這時候,IKEA是最適合它們的傢俱選擇了,因此鎖定新婚前後的這一群人,是最有消費潛力的族群,非常的聰明。

IKEA約會的二三事廣告影片-情侶篇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EojvnYcFP18



另外一支「曖昧篇」,是更年輕的族群,也許是大學生,也許是剛步入社會的族群,兩個人在賣場裡面曖昧著,女生跟男生說,跟別的女生戀愛的話,應該怎樣怎樣,有意無意的互動,有著情素在裡頭,最後以男生的出糗做結。年輕的情侶可能不是一次性的大量購買傢俱的大戶,而多是少量少樣購買方式,IKEA有非常多便宜的小物,也很適合這個族群,雖然單次購買量少,但這個消費族群會比新婚族的人要多的多,也是另一個潛力的消費族群。

IKEA 約會的二三事廣告影片 - 曖昧篇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U4ucS3wp3M4



兩支廣告的劇情都非常的可愛,帶著青春戀愛的青澀在裡面,看完之後會發出微笑,感覺到那種微微戀愛的幸福感覺,看了好想去約會啊。

有廣大空間的賣場,除了賣產品之外,能提供休閒的空間性,也給無聊的現代人一個娛樂逛街的好去處,這是一個其他通路無法比擬的大優勢,能有吸引人來逛的空間,當然也就增加了他們消費的機會。

從這兩支廣告可以發現,IKEA非常瞭解這件事,反過來看綜合型的量飯店,像是家樂福、大潤發、愛買等,近幾年被不斷擴張的全聯社,還有台灣人超愛的好市多,兩面夾殺,一直看不出有效應對的策略。

家樂福的廣告嘗試了很多路數,像是模仿別人的廣告策略(例如好兄弟賣場開趴那支,實在有點不明所以,全聯社的方向很明確是要拉攏年輕人,但家樂福的看來只想拉攏好兄弟?),或是在拍了情感訴求的廣告(例如過年談了一句「年在一起最幸福」,想用家庭團聚最幸福,去連結品牌名稱「家樂福」,但去別的賣場也可以一樣幸福啊)

看著家樂福youtube廣告頻道, 洋洋灑灑好多支廣告,什麼都想嘗試,卻看不出個主軸出來,很明顯的,前段的分析沒有做好,沒有找到真正屬於家樂福賣場的優勢,去切一個符合家樂福的策略出來,發散的溝通,讓人只看到垂死的掙扎,或許可以把目光從全聯社、家樂福、好市多拿開,看看IKEA的廣告吧,先知道自己在做什麼。




長年在一起,回家好幸福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wQgkkrL9a34



2016年9月24日 星期六

茶裏王的讚美金句


(截自網站http://thisisdaydream.com/)

茶裏王這次的「讚美金句」活動,是非常能引起上班族共鳴的企劃,我一看到,馬上就產出產出了2GIF檔來玩,並且貼在同事的塗鴉牆上,相信開始宣傳之後的傳散效果也會不錯。

宣傳的廣告共有三支,分別是「小組討論」,然後「重要提案」,最後是「客戶服務」,剛好是代理商的生活型態,idea應該是代理商想的吧。不過,真正引起我好奇的是,這個網路活動是如何產出的?是一開始就先有完整的企劃了嗎?還是先有電視廣告,再發想網路的活動?


這幾支影片的前半,很像電視廣告會走的方式,和茶裏王最近幾次的廣告風格接近,獨立出來,看起來就像一支電視廣告,內容是上班族的主角做出了貢獻,卻沒有得到主管/客戶的讚許,所以,需要茶裏王的救贖-自我肯定。很有可能原本的素材只是電視廣告的idea,再發展出網路的讚美金句GIF活動,然後剪輯出現在看到的2分鐘版本廣告。

假如是這樣的話,那麼規劃網路活動的人真的很強,不只是整支廣告很順,不會讓人有硬剪的感覺,最棒的是,宣傳活動的同時,也讓消費者看了一次電視廣告,而不是另外再出一支網路活動的廣告,讓素材單一火力集中,最重要的是,媒體費只有一筆,卻同時間達到宣傳活動和產品廣告的效果。

今年前面還有一波廣告「辦公室的異想連續句」,還有搭配產品的包裝,不同產品上面各自有一句讓上班族心有戚戚焉的句子,像是「上班打卡,是用來證明,人可以跑的比時間快的,妳今天破紀錄了沒?」,對於每天要壓線趕打卡的員工就很有fu,像是「薪水是用來補給汗水和淚水的,你今天重生了沒?」,對每個覺得自己工作辛苦的人(誰不覺得?),都有共鳴。



今年這兩波其實走的方向是相同的,目的是希望取得TA上班族的共鳴,重新回來塑造「茶裏王」的品牌,定位這就是屬於上班族的茶飲料,這也是一開始「茶裏王」上市時候的定位。

之前可能是因為茶裏王的產品線變的很廣,有一陣子的廣告,比較是各自產品打各自產品的,而且不知道是為了貼近上班族,還是怎麼著,廣告的素人感非常的重,廣告雖然都以辦公室為場景,但廣告的重點都是介紹產品為主,比較難有共鳴。



一直到去年,廣告的風格整個轉變(也許是羅導拍的關係),針對不同的TA,加入了一個主張進去,讓品牌變的比較有個性一些,出了「幾歲篇」、「討厭篇」、「家長會篇」系列的廣告。

雖然這時廣告已經帶著個性,但是產品的訴求還是扣的很緊,產品的核心價值是「回甘就像現泡」,RTB是「單細胞生茶萃取技術」,於是廣告溝通就從這個「單細胞」和新鮮人的「單純」做上連結,發展出這系列的廣告。

像是針對年輕人的「幾歲篇」,談剛入社會的年輕人不知世故的單純,「家長會篇」則是針對後青春期的大人,一轉眼發現孩子都已經這麼大了,但內心深處還是覺得,自己還是以前那個單純的自己,用讓人會心一笑的手法來爭取TA的認同感。

這兩支茶裏王的TA應該是設定在25-45歲的族群,因此當時的素材有把25-3535-45歲的族群分開。

除此之外,不同的篇章,也個別帶了一支產品,並且帶到產品的訴求點,像是「幾歲篇」是兩支綠茶產品,「討厭篇」是英式紅茶,「家長會篇」是青心白毫(都是烏龍茶,所以廣告內容就是搞烏龍)



去年這樣的轉變,可能是發現了,過去幾年都只在溝通產品,而只是把上班族當成背景,這樣的溝通方式,使得茶裏王的形象變得模糊,目標族群的上班族對於茶裏王的認同感降低,不再認為茶裏王是屬於上班族的茶飲料。

於是到了今年,更把產品在溝通中整個放掉,只針對茶裏王的品牌來進行溝通, 抓住年輕人希望被鼓勵的insight,只留下產品「回甘」的核心,去扣「讚美」那種甘甜的感覺,發展出這次「讚美金句」的網路活動。

這次的campaign,電視廣告(雖然還沒看到,假設前半會是電視廣告的素材),用年輕人希望被鼓勵的insight去爭取上班族群的認同,用「讚美金句」的網路活動,企圖在網路引起轉傳、討論,好玩、有趣,又不脫離核心要談的東西,個人認為這個企劃非常的棒,做的緊密而完整,相信可以達到想要品牌塑造的目的。


網路的廣告是前天才放上去的,接下來就看看活動會怎麼發酵吧。